
生产、销售类犯罪法条解读
发布时间:
2020-03-04
来源:
作者:
疫情期间,有的人利用大众的焦虑心理大发国难财,生产、销售各种假冒伪劣的防疫产品及药物,对此,我们有必要了解、明析相关罪名。
根据生产、销售对象的不同,罪名也不尽相同。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,刑法分则的第三章“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” 的第140条到第148条分别规定了九项生产、销售类罪名。针对疫情防控,本文主要对以下五项罪名作具体对比分析。
一、 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
刑法第140条规定:生产者、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、掺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,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,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,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本条规定的是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具体规定了在产品中掺杂、掺假,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、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几种手段。该罪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,只以销售金额为构罪标准,只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,则构成本罪。
二、 生产、销售假药罪
刑法第141条规定:生产、销售假药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本条所称假药,是指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、非药品。
从该条可以看出本罪是行为犯,即便没有造成任何后果,也无需销售金额达到某标准,只要实施了生产、销售假药这个行为,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;如果造成了实际严重后果或有严重情节,会相应加重量刑。
三、 生产、销售劣药罪
刑法第142条规定:生产、销售劣药,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后果特别严重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本条所称劣药,是指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。
四、 生产、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
刑法第145条规定: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、医用卫生材料,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、医用卫生材料,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后果特别严重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“意见”规定:在疫情防控期间,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、护目镜、防护服等医用器材,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,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,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,以生产、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。
五、 生产、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
刑法第146条规定: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、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电器、压力容器、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、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产品,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、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产品,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后果特别严重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。
六、 其它罪名
刑法第143条、144条、147条、148条还分别规定了生产、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,生产、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,生产、销售伪劣农药、兽药、化肥、种子罪,生产、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。
来源:文旅集团 汤雪薇